刷牙,你做对了吗?发表时间:2024-06-18 11:15 刷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你有没有怀疑过你的刷牙方式存在错误呢?今天我们就来科学的学习如何正确的刷牙,走出日常刷牙的误区。 误区一:饭后立刻刷牙 很多人过于紧张自己的牙齿健康,会在饭后立刻刷牙,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饭后口腔内食物代谢会产酸,特别是在食用酸性食物或者酸性饮料后,牙齿的牙釉质在接触酸性物质后会软化,这时如果立刻刷牙容易磨损牙齿。如果想在用餐后保持口腔卫生,可以先用清水漱口,耐心等待30分钟后再刷牙。 误区二:大头牙刷刷的快 有些人觉得大头牙刷用起来比较快速,而且省事。其实牙刷头太大,很难灵活清洁口腔各个角落,比如最后一颗磨牙,所以最好选用合适大小的刷头,才能把牙刷到位。 误区三:刷牙要用力 多数人觉得,使点劲才能刷的干净,有的甚至是拉锯式刷牙。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用力刷牙、拉锯式刷牙不仅不能更好的清洁牙齿,还可能造成牙釉质磨损、牙龈损伤、出现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巴氏刷牙法(水平颤动刷牙法)。 误区四:刷牙前牙刷先沾水 想一想你有没有在开始刷牙之前把牙刷沾水,觉得这样会使牙膏很快出泡沫,刷的更干净。实际上这样的刷牙方法会让牙膏中的有效成分稀释,不利于发挥牙膏的最大功效,不沾水把牙膏慢慢刷出泡沫才是正确的做法。 误区五:牙刷用完后头朝下放在杯子里 我们一般刷完牙会顺手把牙刷头朝下放到杯子里,殊不知这样会让牙刷头上滋生很多细菌,因为头朝下放会使牙刷头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而潮湿的环境是细菌最喜欢的环境 。正确的做法是把刷完牙后把牙刷甩干,然后刷头朝上放到通风处,有条件的最好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误区六:牙刷不坏不更换 长时间不换牙刷很可能会使牙刷表面存留大量的细菌,通过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导致口腔疾病甚至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且牙刷用的时间过长,它的刷毛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和脱落,刷牙效率、清洁度以及角度等方面就会有瑕疵,造成牙齿可能没有被刷干净,所以认为牙刷没坏或者还能用就继续使用的做法是错误的。建议3个月左右换一次牙刷,这样才能有效地清洁牙齿。 误区七:牙龈出血使用药物牙膏止血 牙龈出血一般是因为牙齿表面的软垢或牙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药物牙膏含有止血的成分,看似“治愈”了出血的问题,实际上掩盖了真正病因,导致牙龈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更加严重,所以如果已经有口腔问题,首先应该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进行检查判断和诊治。 误区八:电动牙刷好比普通牙刷好 电动牙刷是利用高速振动的机芯来带动刷头旋转或振动,以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与传统的牙刷相比,各有优劣。目前市面上的电动牙刷主要有两类:声波电动牙刷和旋转电动牙刷。 声波式的电动牙刷,主要通过声波带动水的力量来清洗牙齿,它的清洁力度较弱,但舒适度特别好,适合儿童或牙齿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手动牙刷相比,清洁效率更好。 旋转式的牙刷则通过机械的旋转和振动来清洗牙齿,马力十足,清洁力度比较大。相对而言,舒适度就会差一些,适合经常抽烟、喝茶、牙齿色素沉着较多的人群。 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牙刷。 |